請記得彭婉如女士的名字。
相信許多女性朋友都還記得,24 年前彭婉如命案發生時,曾經歷晚上不敢搭計程車、不敢出門的恐懼。
TGEEA 不斷強調,性暴力防治不能只談消極的「保護」,而是要積極地從最根本的「預防」著手。兩者有何不同呢?許多人會認為,叫女生保護自己就好了,比叫壞人改邪歸正簡單。但大家卻忘了,所謂的「壞人」也是被偏差的性別觀念教育出來的。
性暴力的防治,不是教男生要保護女生,也不是教女生要保護自己,而是要讓不分性別的每個人,都有自主判斷危險的能力,跟尊重別人身體界線的觀念。
性暴力防治的目的,是讓大家無論何時何地,都可以不受性暴力的威脅,可以自由地在晚上出門、在晚上搭計程車。而這些顯然不能透過限制女性人身自由達成。
謝謝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的分享,裡面對事件的脈絡與影響有很詳實的紀錄,請大家一定要讀讀看。請記得彭婉如女士的名字,記得她對臺灣婦女權益的貢獻,以及她的犧牲換來的社會改革。
最後我們一定要記得,別再用生命的代價換來社會的進步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MTH100/photos/a.434763047064/10157811697337065/?type=3&theater